-
10月15日至16日,“‘梅’好时光 客韵芳华”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交流活动在梅州举行。16日晚,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在梅州客天下记忆广场拉开序幕,来自各地的非遗瑰宝共同书写灿烂华章。
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在梅州客天下记忆广场拉开序幕 李佳桦 拍摄
当晚,来自全国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代表,以及广州、潮州、江门、韶关、河源、清远、惠州、揭阳等市文旅部门相关同志齐聚一堂,一同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传统文化的脉搏,享受这场非遗瑰宝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宴。
“迎客来啰!迎客来啰!”随着《客家迎客来》的旋律响彻全场,第一篇章《客韵千年·岁月凝香》正式亮相。梅州当地的演员们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热烈的歌舞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氛围,将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文化基因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歌舞《客家迎客来》 李佳桦 拍摄
随后,各地带来精彩的表演接踵而至: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带来赣南采茶戏《群童戏主》,观茶林间稚童逐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带来漳州布袋木偶戏《指掌乾坤》,以指为魂,捻方寸戏台,演风云跌宕;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带来太原锣鼓《王琼战鼓》,以铿锵鼓点再现古战场的磅礴气势;广东省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带来潮州鲤鱼舞《九鲤呈祥》,展现“鱼跃龙门”之盛景……
汉歌《南国牡丹吐芬芳》 李佳桦 拍摄
不知不觉间,展演接连走过了第二篇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第三篇章《传承不息·永续生辉》,来到了第四篇章《中华非遗·璀璨芳华》。最后,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参演人员与各保护区参演代表携手共舞,以《非遗颂中华》为本次展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掌声雷动 李佳桦 拍摄
“本次非遗展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客家山歌《过门就是客》的表演者杨苑玲感叹道。作为土生土长在梅州的客家妹子,她在本次展演中邂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瑰宝,有了不少收获,“不同地区的非遗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我们在一起共同探讨,让我对如何把我们的非遗传承保护好、传承好有了更深的体会。”来自江西赣州的赣南采茶戏传承人卢杰也有相同的见解:“今天的非遗展演是一次珍贵的交流学习机会,让我们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作品,令人受益匪浅。”
另一边,梅州的非遗瑰宝也令来自湖北省宜昌地区的南曲传承人高羽赞不绝口:“梅州地区的非遗种类丰富,并且保护得原汁原味。我们回去了以后,也要继续加油,把我们的非遗保护好。”
参演人员合影 李佳桦 拍摄
赏匠心独运,品客韵绵长。今天的202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不仅仅是一场跨地域的非遗文化交流盛会,更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梅州作为广东首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正通过完善非遗名录体系与实施抢救性保护、构建非遗教育普及体系、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赓续客家千年文脉,绘就生态保护新篇。
南方+记者 汪思婷
见习记者 李佳桦
【作者】 李佳桦;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