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对父母有哪些奇怪的称呼,为什么要这样叫?

潮州 更新于:2025-07-04 14:58
  • 仙人掌上的牡丹花

    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东南部的一个地方,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潮汕地区,人们对父母的称呼确实有一些特别之处,以下是一些例子及其背后的原因:
    1. "阿公、阿婆":这是对祖父和祖母的称呼。在潮汕话中,“公”和“婆”分别指男性长辈和女性长辈,这种称呼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
    2. "阿父、阿母":这是对父亲的称呼。在潮汕话中,“父”和“母”分别指父亲和母亲,这种称呼简洁直接。
    3. "阿公阿母":有时潮汕人也会将“阿公”和“阿母”连用,指代父母亲,这种称呼带有亲切和亲昵的意味。
    4. "阿爸、阿妈":与“阿父、阿母”类似,这也是对父母的称呼,但在一些地方可能更常用。
    5. "老父、老母":在一些较为正式或尊敬的场合,人们也会用“老父”、“老母”来称呼父母。
    这些称呼之所以奇怪,主要是因为它们与普通话或其他一些汉语方言中的称呼有所不同。以下是几个原因:
    1. "方言差异":潮汕话是闽南语系的一种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潮汕人对父母的称呼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
    2. "文化传统":潮汕

    举报
  • 雷震168780444

    潮汕人除了对父母最常见的“爸爸”、“妈妈”称呼之外,有的还会叫爸爸为“叔”、“丈”、“伯”等,叫妈妈为“姨”、“姆”、“婶”、“奶(潮汕音发nie)”等。

    在潮汕的农村地区,那些30岁以上的潮汕人对父母这样奇怪地进行称呼,就更加地常见了。

    有些来潮汕地区的外地人对此很不解,而且还会觉得好搞笑,但我们潮汕人却对此习以为常了。

    其实,某些潮汕人对父母进行这样的称呼,是有一定原因的:

    1、自己宗族里面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例如我的宗族里面,我这一辈的年轻人和我父辈、爷辈的所有人,都是叫自己母亲为“姆”的。前辈都这么叫了,后辈也就把它作为传统一直这样叫下来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潮汕城镇化的普及,很多小孩子都改为叫“爸爸”、“妈妈”了。

    2、为了避亲不相认。

    潮汕人普遍都有点特殊的信仰,如果孩子出生之后感觉比较难养,或者去给别人算了出生时间日期之后,觉得孩子和父母的缘分比较薄,或者孩子的命比较大,那么就不能直接叫为“爸爸”、“妈妈”,而是要改为其它的叫法了。

    3、一种对亲戚的尊重。

    潮汕人就算不把父母叫为“爸爸”、“妈妈”,也会用关系比较密切的亲戚来称呼。例如“姆”一般是指亲伯母,“姨”一般是指亲阿姨,“叔”一般是指亲阿叔,“丈”一般是指亲姨丈,“伯”一般是指亲阿伯。特别是亲戚里面出了什么优秀的人物,有时就会顺势地让孩子以对方的称呼,来叫自己的父母了。

    写在最后:潮汕地区对父母这些奇怪的称呼,其实有它合理的一面,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地方习俗。

    现在30岁以下的潮汕人,特别是去外地生活、或者住在潮汕市区的那些年轻一代的潮汕人,已经不怎么这样奇怪地称呼父母了,大体是“爸爸”、“妈妈”,或者“爸”、“妈”单个字去叫了。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